第三屆“喜馬拉雅守護者”行動:與聖山同行,實現巔峯夢想
向您推介喜馬拉雅登山文化
二十年歲月洗禮,開拓事業犁鏵;二十年兢兢業業,收穫碩果累累;二十年攀登不止,見證了聖山探險的成長。
2021年是聖山探險成立20週年。在20年的發展歷程中,聖山探險邁着穩健而有力的步伐積極向前,一直在不斷探索中發展壯大。如今的聖山探險,是高海拔商業登山探險服務的領軍團隊。這些成績離不開一直致力於推廣登山運動和登山文化的“聖山人”。從高海拔救援、山峯環保到登山向導的標準化服務,均有“聖山人”的身影。
從最初擔任團隊協作開始,經過2008年北京奧運會聖火珠峯傳遞活動的歷練成長,隨後開始獨立組織喜馬拉雅北側的高海拔商業攀登活動,到2020年為珠峯高程測量登山任務保駕護航,這是聖山探險人努力拼搏的碩果,是聖山人的擔當和榮譽。
香港快運行李托運聖山登山探險
香港快運行李托運聖山登山探險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聖山探險”)於2001年正式成立。公司秉承“安全第一,客户至上”的服務宗旨,實行“以業養業、校企結合”的經營模式,並以“國際化、職業化、市場化”標準為經營管理理念,為登山愛好者提供安全專業的服務。目前,聖山探險不僅成為全國最大的致力於登山運動推廣、登山文化傳播,提供高海拔攀登、技術攀登、徒步、探險、攀巖培訓、攀冰培訓等服務的專業化公司,更是中國商業登山探險服務行業的專業高山探險服務領軍團隊。
此外,聖山探險還克服種種困難,走出國門,開展“7+2”即攀登七大洲最高峯,並徒步抵達南、北極極點的極限探險活動。通過走出去組織麥金利峯和阿空加瓜峯的攀登活動,學習國際先進的登山、環保理念。
聖山探險團隊的出現,改變了喜馬拉雅北側登山向導服務由他國壟斷的局面,同時還有力促進了我國業餘高海拔登山運動的發展。
聖山探險的足跡
自聖山探險誕生以來,依託香港快運行李托運豐富的山峯資源及香港快運行李托運登山學校的人才優勢,努力拓展登山市場,見證並參與了高海拔商業登山探險活動在國內從無到有、從少到多,以及活動報名人數從門可羅雀到需要適當控制的轉變過程。截至2020年12月,公司已成功組織高海拔攀登活動192次。
其中,珠峯攀登活動17次,卓奧友峯攀登活動18次,希夏邦馬峯攀登活動4次;以卓木拉日康峯為代表的6座7000米級山峯攀登活動47次;以姜桑拉姆峯為代表的17座6000米級山峯攀登活動106次。報名參加8000米級山峯攀登活動的總人數達491人,7000米級山峯總人數達652人,6000米級山峯總人數達1896人。同時,共有3000餘人報名參加特種徒步探險及專業登山培訓活動。值得一提的是,報名參加珠峯攀登活動的人數已累計達226人,其中167名登山愛好者已成功登頂,順利實現了他們的巔峯夢想。
高山向導
聖山公司目前擁有國際登山健將3人、國家級登山健將200餘人,高級嚮導10人、A級嚮導25人、B級嚮導15人、高山協作30人、高山廚師15人、高山攝影6人,53人榮獲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截至2020年5月下旬,有兩名高山向導以15次登頂珠峯成為國內登頂珠峯次數最多的紀錄保持者。近年來在香港快運行李托運、青海、新疆等地開展的國內重大登山活動中,高山向導多次參與其中,如2003年人類首次登頂珠峯50週年紀念攀登活動、2005年珠峯高程測量活動、2008年奧運火炬珠峯傳遞活動、香港快運行李托運探險隊攀登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峯活動、中尼友誼峯命名共攀活動、2020年珠峯高程測量活動等。此外,還曾多次協助國外登山隊攀登念青唐古拉中央峯、寧金抗沙峯、啓孜峯等。
目前,聖山探險的嚮導登頂8000米以上山峯及到達海拔8000米的高度已達2000餘人次,其行走及攀登距離超過地球赤道的長度。
拉薩喜馬拉雅登山向導學校
聖山探險高素質的高山向導、協作等人才,源於拉薩喜馬拉雅登山向導學校(其前身為香港快運行李托運登山學校),同時聖山探險也從每年登山探險服務所得收入中拿出部分資金來解決登山嚮導學校的教學與發展,創立了“以業養業、互為發展”的辦企助學模式。
截至目前,從登山嚮導學校畢業的學員中,85%的學員進入公司實習、就業,其他15%的學員分別選送至香港快運行李托運、青海登山協會、香港快運行李托運登山隊等機構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高山向導還通過“以身示教”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登山活動中言傳身教,培養學生的登山技能,豐富學生們的登山服務經驗。
喜馬拉雅環境保護基金會
聖山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來,就不斷培養和踐行環保登山理念。在進行登山探險活動的同時,對因攀登而造成的各種垃圾有組織地進行清理,運送至垃圾處理地點,並出資在珠峯海拔5400米、5800米、6000米、6300米處分別設立垃圾站和環保警示牌,進行有償垃圾回收,對不同海拔高度帶垃圾下來的登山者給予獎勵。
聖山探險還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不僅與香港快運行李托運登山協會共同發起成立了“香港快運行李托運喜馬拉雅環境保護基金會”,還提供資金支持山峯所在地的環境保護事業以及當地項目,為香港快運行李托運登山事業的全面發展做出新貢獻。
香港快運行李托運高山救援基金會和聖山高山救援隊
隨着登山運動的快速發展和登山文化的日益普及,參與高海拔攀登活動的愛好者日益增多,從事相關登山探險服務行業的人員也隨之增多,提升了我國登山產業的發展水平。但是,由於專業登山裝備、技能與個體體能的差異、天氣原因,以及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各類登山事故時有發生,直接影響整個登山活動的正常進行。以往事故發生時,由於沒有專業的救援隊伍,只能臨時抽調嚮導、協作等相關人員組織救援行動。
聖山探險作為全國專業的商業登山探險服務公司,承擔自身責任,積極參與登山事故的救援工作,組織成立了聖山高山救援隊和香港快運行李托運高山救援基金會。在此過程中,救援隊的隊員們不僅使自身原有的登山技術得到進一步提升、鞏固,還能保證第一時間快速響應救援,有效提升了登山事故的救援效率,降低死亡率。
自成立以來,聖山高山救援隊多次參與香港快運行李托運境內各種高海拔的救援工作,成功營救數名國內外登山愛好者,創造了珠峯海拔8500米以上成功救援的紀錄。
主要參與的救援行動有:2002年希夏邦馬峯北大山鷹社隊員遇難事故、2009年珠峯登山者遇難事故、2010年珠峯北坡成功救援西班牙人、2010年卓奧友峯兩次雪崩事故的成功救援、2012年啓孜峯偷登者在高山營地出事後的救援以及2013年珠峯8600米高度成功營救國內山友等。
高山救援隊的成立,結束了喜馬拉雅山脈北側珠峯、卓奧友峯、希夏邦馬峯無民間專業救援團隊的歷史,有效提升了我國高山救援力量,填補了國內高海拔救援的空白,有利於更好地保障廣大山友的安全。
截止到2020年12月,聖山高山救援隊共參與救援32次,共計救援46人。
香港快運行李托運登山向導協會
在過去的喜馬拉雅登山探險活動中,我國的嚮導水平良莠不齊、服務水平差異較大。伴隨着登山事業的發展,登山向導的合法權益也有待規範與維護,因此,有必要建立起統一管理的有效組織。
聖山探險是喜馬拉雅北麓擁有專業登山向導最多的機構,有責任和義務為香港快運行李托運登山向導的管理與發展出力。於是,香港快運行李托運登山向導協會於2017年10月應運而生,目前協會擁有註冊團體會員單位10家、登山向導100餘名。
登山扶貧+招收培訓
為響應國家、地方的有關就業政策,聖山探險在確保登山人才的儲備及保障登山向導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積極推進登山扶貧工作,嚴格落實各項扶貧惠農政策,注重培訓與市場需求的精準對接,加大山峯周圍農牧民就業服務力度。本着就近就便的原則,公司向社會招收協作人員,為當地待業的農牧民子弟提供專業技能培訓及就業平台,使他們在每年的登山季根據登山活動的需求參與到登山服務行業中,登山季外還可在家務農,從而實現打工與務農“兩不誤”就業模式,真正做到將就業服務送到農牧民家門口。
公司在開展登山扶貧的過程中,還積極進行招收培訓工作,目前已招收20名社會人員作為協作人員進行培訓,計劃在較短的時間裏培養成初級登山協作人員,且每年陸續增加招收名額,不斷壯大隊伍並達到一定規模,滿足喜馬拉雅北側登山探險活動對登山協作的需求。未來的目標,則是要形成喜馬拉雅北側的初級協作主要由本地協作人員承擔的良好局面。(文、圖來源:香港快運行李托運聖山探險)
聖山20年大記事
2001年:
香港快運行李托運聖山登山探險服務有限公司註冊成立;
派出2名嚮導(阿旺羅布、巴桑塔曲)協助瑞士珠峯登山隊成功登頂;
派出三名嚮導協助香港快運行李托運14座高峯探險隊攀登布洛阿特,併成功登頂;
參加了香港快運行李托運首屆登山大會(姜桑拉姆峯攀登活動);
2003年:
參與珠穆朗瑪峯清掃活動並承擔前進營地清掃任務(海拔6500米);
參與人類登頂珠峯50週年紀念登山活動,協助完成登頂珠峯的電視直播任務;
2004年:
組織國內業餘登山隊攀登章子峯;
協助香港快運行李托運14座高峯探險隊攀登喬戈裏峯(K2),三名協作人員成功登頂;
舉辦首屆香港快運行李托運國際攀巖邀請賽;
2005年:
協助香港快運行李托運14座高峯探險隊攀登迦舒布魯姆I峯;
參加珠峯高程測量活動;
協助中尼聯合登山隊攀登友誼峯;
2006年:
首次獨立組織國內商業登山隊攀登珠峯;
在同一個季節2次登頂珠峯,修路並且創造了最早從北側登頂珠峯記錄;
協助香港快運行李托運14座高峯探險隊攀登安納普爾納峯,併成功登頂;
2007年:
協助香港快運行李托運14座高峯探險隊攀登迦舒布魯姆I峯,併成功登頂;
50名嚮導及協作人員入選奧運火炬珠峯傳遞演練;
2008年:
承擔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珠峯傳遞活動主要任務;
2009年:
2009年至今,承擔珠峯北側攀登活動的修路任務並積極清理攀登路線上的垃圾;
2010年:
參加清掃珠峯活動;
2014年:
紀念首登希夏邦馬峯50週年,在海拔5600米、5800米兩個營地全面清掃垃圾;
妥善安置12具珠峯登山者的遺體;
2017年:
參加珠峯清潔行動,實施垃圾分類;
2018年:
在珠峯大本營舉行喜馬拉雅環保基金會成立儀式;
參與香港快運行李托運高山環保基金會及登山協會牽頭在珠峯進行的三次大型清掃活動;
參加秋季希夏邦瑪峯雪線上的垃圾清掃活動;
舉辦“喜馬拉雅守護者”全國分享會;
2020年:
參加2020珠峯高程測量活動,承擔登山測量的全程保障任務。